桑黄的功效作用、食用方法!
桑黄,别名猢狲眼、火木针层孔菌,是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真菌,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以寄生在杨、柳、桦、栎等树干上生长,产地主要分布在国东北、华北,为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可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有助于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桑黄的功效作用
桑黄性温微,主要功效是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根据研究分析表明,桑黄的成分是非常复杂的,里面除了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以外,还有丰富的β葡聚糖、几丁质(壳聚糖)、杂多糖(果胶、半纤维素、多糖醛酸等膳食纤维)等成分,在肠道中有促进有害物质及胆固醇排泄的作用;此外,桑黄还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护肝、抗肝硬化等药理作用。
1、抗癌
实验研究表明,桑黄所含的基质金属蛋白具有极强的生物、药理活性,可有效的增强免疫力、抗菌、抗氧化,有效的抑制肿瘤的转移和血管再生,促使癌症细胞凋亡,而且有效率高达七成以上,称得上是菌菇类中的抗癌首选佳品。
2、增强免疫力
根据日本、韩国针对桑黄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桑黄中分离出来的多糖体,可以刺激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可活化细胞、增强身体免疫力。
3、保肝
研究调查表明,桑黄中的萃取物可保护大鼠肝细胞因半乳糖胺或过氧化氢所造成的损伤,显示对肝臟具有保护作用。
4、抗菌消炎
调查研究表明,利用脂多)刺激巨噬细胞所引起的发炎反应,给予桑黄正丁醇萃取物之后具有抑制发炎作用,而且具有剂量效应,亦即桑黄的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抗发炎作用,而且剂量增加时效果愈明显。
5、降低血糖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桑黄的多糖体可以刺激细胞激素IL-1,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或调整血糖浓度,证实多醣体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可预防恶化。
桑黄的食用方法
推荐一:煎服或焖泡
做法:把桑黄子实体表面的灰尘杂质都清洗干净,切成薄片,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以后,换文火继续慢煮40分钟时间,然后用保温瓶装好,可以反复煎煮3-4次,直到没有味道才丢弃;如果没有时间的话,那么可以用保温杯子焖泡;桑黄的水不苦,容易入口,可以直接饮用,用可以用来煮粥,勾兑牛奶等。
提示:煎煮桑黄、装桑黄水不可以使用铁器,尽量选择用陶瓷、玻璃器皿。
推荐二:磨粉
把桑黄蘑成粉末,转入进胶囊中,每粒大概250毫克,一般保健每天分早五晚吃1-2粒粒就已经足够了。
提示:由于野生桑黄可能存在虫害,因此建议在磨粉清洗干净后,隔水蒸煮5-10分钟时间,完成消毒,然后再切片墨粉。桑黄的子实体纤维比较多,因此不适合肠胃功能虚弱的人群服用,同时也需要注意少量多餐。
推荐三:炖汤
取桑黄20克、土鸡1只;把土鸡斩块后,和洗净的桑黄一起放入纱煲内,加入适量的配料后,大火烧开,换小火继续慢炖煮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吃肉喝汤。
桑黄的适合人群
1、脾胃虚弱者:慢性疾病有腹泻症状的患者,症状是一天大便超过5次。
2、肠道肿瘤患者:这种患者本身就有腹泻的症状,因此用桑黄是非常合适的。
3、做化疗的患者:化疗后容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这对于消化道的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病人有时候也会出现腹泻。
4、妇科疾病患者: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妇科肿瘤患者都适合吃桑黄。
5、腹腔肿块患者:肝囊肿、、肾囊肿、腹腔炎症肿块、慢性阑尾炎。
6、腹腔肿瘤患者:肝癌、胰腺癌、肠癌、卵巢癌。
关于桑黄的功效作用、食用方法和适合人群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到桑黄的知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中国桑黄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qysjy.cn/2020/0106/402.html
- 上一篇: 野生桑黄对良性肿瘤可能也有效
- 下一篇: 桑黄有什么功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