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桑黄网,由于近些年野生桑树桑黄产量越来越少,市场上假货冒充的越来越多,作为采摘户的我不愿看到更多人被骗,特建立网站,教广大用户如何判断桑黄,买到真正的桑树桑黄!请加小周微信:381150585(←长按可复制微信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桑黄知识> 正文

桑树桑黄的特征

2020-01-06 18:45:22 本文编辑:Angel 桑黄知识
专家们认为将尤地针层孔菌(Phellinus yucatanensis)作为真正的桑黄最为恰当,简称尤地桑黄,或称桑树桑黄。
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的一些药用菌在应用中出现了多个物种作为“桑黄”同一药物名称使用,这是由于这类真菌在药用功效上确实相同或相似,符合中药“同源同功”的理论;正像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可以作为冬虫夏草(C.senensis)的代用品使用一样(中国中草药汇编)。
3网上“桑黄”物种的误导实例
目前网上广告报道的″桑黄″种类很混乱,有很多是错误报道。现将有关以树种命名的报道列出几例。3.1误认裂蹄针层孔菌(P.linteus)是尤地针层孔菌(P. yucatanensis)的同种异名。原文:“桑树桑黄是指寄生于桑树之上的尤地木层孔菌或裂踢木层孔菌”。
3.2误将生于阔叶树上的稀硬针层孔菌说是松树桑黄。
原文:“松树桑黄是寄生于针叶树上的稀硬木层孔菌”。稀硬木层孔菌Phellinus robustus(P.Karst.)Bourot&Galzin,也称稀针层孔菌,现代分类称稀针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rotusta(P.Karst.)Fiasson&Niemela,生于刺槐属、栎属、柳属等阔叶树上(张小青、戴玉成,2005)[18],未见报道生在松树上。
3.3误将多孔菌科中拟层孔属(Fomitopsis)的粉肉拟层孔称为白桦桑黄。
原文:“白桦树桑黄是寄生于白桦树上的红肉拟层孔
菌”。
红肉拟层孔菌应是粉肉拟层孔Fomitopsis cajanderi(Kazst.)Kotl.et Pouz,生于松、云杉、冷杉及落叶松等针叶树上,稀生于阔叶树上(赵继鼎,1998)[12]。
4东亚地区的裂蹄针层孔菌和鲍氏针层孔菌的分布
目前日本、韩国、朝鲜共认裂蹄针层孔菌(Phellinuslinteus)为“桑黄”,并与中国进行交流。中国多部专著研究(邓叔群,1963[3];应建浙等,1987[7];袁明生等,1995[8];潘学仁,1995[9];李茹光,1998[11];卯晓岚,2000[14])报道此菌在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新疆、青海、四川、安徽、浙江、云南、海南等省均有分布,主要的寄主为丁香、忍冬、杨、栎、漆等树干上。戴玉成(2003)[15]曾详细研究了描述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裂蹄针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的模式标本及其他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标本,并与中国、日本、韩国及俄罗斯的材料进行对比研究,证实东亚地区称为″桑黄″的担子菌不是Phellinus linteus,“桑黄”的真正拉丁学名应为“P.baumii”。纠正了过去将P.baumii物种定为P.linteus物种的错误。目前真菌的分类尤其是大型真菌分类,仍以有性阶段的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于有争议的物种,在阐明其系统发育等关键问题上则采用一些较先进的方法,如DNA指纹技术,以及其他生化或遗传学上的方法作为形态分类的辅助手段为宜,为此,进一步验证P.linteus与P.baumii的亲缘关系也是很必要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中国桑黄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qysjy.cn/2020/0106/351.html

猜你喜欢

博客主人野生桑黄专卖
桑黄被称为“森林黄金”,是一种名贵中药,顾名思义,即生长在桑树上的桑黄,其药用价值高于生长于其他树木上的桑黄,药用价值极高,对于肿瘤,妇科病,肝病 等均有很好的药效。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藏等原始森林,它的功效不比冬虫夏草差。一般是用来泡水喝。用它来治疗很多疾病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说,大便不通畅、皮肤不好、手脚冰凉、眼睛模糊、等症状,这时候你用桑黄在泡水喝,对治疗上述病情的非常起效果的。
  • 668 文章总数
  • 0访问次数
  • 4340建站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