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对桑黄重视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日本,韩、美紧随其后,直到90年代日韩从中国大量收购桑黄才引起部分国人重视,并经过近20年的漫长探索,才搞清楚桑黄的种类和基元种,并实现了产业化种植。随着桑黄栽培技术的推广,中国老百姓才知道野生桑黄的神奇与珍贵,开始上山寻找,各种病友圈、保健圈也掀起了桑黄购买热潮。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桑黄种类除了少量桑树桑黄(桑黄纤孔菌),主要有杨树桑黄(瓦宁纤孔菌)、暴马丁桑黄(鲍姆纤孔菌)、紫油桑黄、忍冬桑黄(忍冬木层孔菌)、松树桑黄(松针层孔菌)、桦树桑黄(隆氏木层孔菌、火木层孔菌)、马蹄桑黄,也有杨、桉、柳、桦、栎树上生长的各种裂蹄层孔菌或火木层孔菌,虽然大多是有一定药用效果的真菌,但也不排除一些毒性副作用。随着桑黄名气的增加,一些灵芝商家就把这些树舌统称为“桑黄”,甚至肉面为白色的菌也叫“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中国桑黄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qysjy.cn/2021/0914/695.html
- 上一篇: 什么人群适合使用桑黄?
- 下一篇: 桑黄的产地主要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