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茶的加工工艺是哪些
莓茶加工方法很多,不同的生产加工工艺,所生产的品质与质量也有好大的差别。
(1)直接太阳晒干法:民间通常采用茎叶全株砍采,直接切成一寸左右的茶段,利用自然太阳晒干,这样加工生产的莓茶,全叶片状,表面无白色结晶体析出,直接用开水泡,色为淡绿色,味淡不醇,无回味,功能效果的较差,需要清煮很长时间才能发挥效果。
(2)水煮杀青晒干法:同样采用茎叶全株砍采,切成一寸长的茶段,用沸水煮捞杀青后,晒干即为成品,这种加工方法生产的莓茶,半片状,色淡黄绿,有少许白色结晶析出,味带苦涩,这种方法最为方便,但经过水煮捞后,营养物质被大量流失,功能效果差。
(3)炒青摊晒法:选用枝叶为原料,用热锅杀炒青,炒至5成干再手工搓揉,然后在太阳底下摊开晒至全干,这种方法加工的莓茶,传统工艺掌握的难度较大,炒锅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手法和晒干方法都决定了茶的品质。好的品质为:黑白相间,白色结晶析出较多,且均匀,入口微苦,回味甘甜。
(4)炒青渥沤生产法:这种加工法有点象红茶的常规生产,选材是嫩枝叶,揉成条状后,进入渥沤间发酵一至二天,再散块入炒锅炒干至成品.这种方法加工的茅岩莓茶,茶形条片状,黑白相间,经过渥沤有效成份丢失也最多,味淡甜,有回甘,且带一定的馊涩味,酸味较重,功能效果交较差。
(5)物理生物工程:采用专用杀青锅在特定的温度,时间与环境下杀青,同时采用生物物理工程进行蛋白酶化转移技术进行有效转化.然后用炒干机二至三次分段炒至全干至成品,这种方法生产的茅岩莓茶,保持了茅岩莓的原汁原味,批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茶味好,色淡黄绿,略带少量茅岩莓结晶析出白点,茶味醇正甘甜,但这种方法缺少手工搓揉,营养物质不容易被渗泡出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莓茶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qysjy.cn/2022/0530/1143.html
- 上一篇: 莓茶的正确冲泡方法是什么样的?
- 下一篇: 莓茶的历史由来